<
stovpn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宋泼皮 > 0021丈量田地
    朱正则皮肤黝黑,粗糙的手掌上磨出了好几个茧子。

    不像个读书人,反倒更像个农民。

    此刻静静站在那里,也不说话。

    韩桢上下打量了对方几眼,问道:“我这里有份工,月俸五百文钱,你可愿做?”

    朱正则反应像是慢了半拍,过了好几秒钟,才摇摇头:“若是做工,家里田地该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韩桢顿时有些无语。

    一旁的里长都看不过去,呵斥道:“你这夯货,既有了工钱,把田地租给旁人种不就行了?”

    闻言,朱正则思索了片刻,忽然笑道:“善!”

    还真是读书读傻了。

    没办法,村里就这一个读书人,凑合用吧。

    反正也不指望他干嘛,会写字就行。

    “你既应下,今后便做个村书记,跟在我身边,负责记录文书。”

    又交代了方三三几句后,韩桢三人带上纸笔和工具,出门去丈量田地去了。

    古时丈量田地使用的工具名为步弓,形似一张拉开的长弓。

    两只弓脚之间的距离,便是一弓。

    北宋时期,官方标准是五尺为一弓,三百六十弓为一里。

    步弓由官府统一铸造,分发到各个县、村,私造步弓是重罪。

    这是为了防止某些地主大户故意把步弓造的大一些,好给自家多丈量些田地。

    小王村在山坳中,所以田地分布很散,这边几亩,那边几亩,有的甚至在半山腰上。

    韩桢的打算是以大宅子为中心点,由上往下丈量。

    一行人来到半山腰处,韩桢指着身前的一片田地问:“这是谁家的田地?”

    还不等里长回答,就见一家一男一女扛着锄头朝着田间走来。

    见他们三人拿着步弓,两人神色疑惑,男人上前一步,小心翼翼地问道:“里长,你们在俺家地头作甚?”

    “丈量田地。”

    听到里长的话,男人脸色一变,目光惊疑不定。

    见状,韩桢笑着安慰道:“莫紧张,只是丈量田地,问些问题。”

    男人惴惴不安道:“小郎君要问甚么?”

    “叫甚名字?”

    “王孝。”

    “年龄多大?”

    “二十四……不对,是二十五。”

    “家里几口人,都叫什么名字……”

    一问一答间,王孝把家里情况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他不敢隐瞒或是胡编乱造,因为里长就在旁边,同属一个村,互相之间知根知底。

    问完之后,韩桢转头看向朱正则:“可记下了?”

    朱正则点点头。

    韩桢还有些不放心,探头在纸上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还别说,朱正则木讷归木讷,但一手小楷写的极为漂亮,并且按照他先前所说的格式,将王孝家中信息一字不差的全部记录下来。

    韩桢满意的点点头,拿着步弓开始丈量田地。

    量完之后,三人便匆匆赶往下一片田地,留下王孝夫妇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妇人疑惑道:“他们这是干啥?”

    “谁晓得,反正俺们家田地不少就行。”

    王孝嘟囔一句后,握着锄头开始干活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里长的帮助下,丈量土地和清查户口得以同时进行,且进度极快。

    哪怕是无人的荒田,里长也能准确说出这是谁家的,几口人,何时逃进山里。

    等到正午时分,韩桢已经丈量了村里三分之一的田地。

    进度比他预期的要快,估摸着傍晚之前就能全部量完。

    此刻,三人正坐在树荫下歇息。

    “韩二哥,俺们来帮你了。”

    马三狗的声音响起。

    五人小跑着来到树荫下,猴子立刻递过去一个布包和一罐水。

    打开布包,见里面装着馒头,韩桢拿出两个分别递给身旁的里长和朱正则。

    <div id='gc1' class='gcontent1'><script type='text/javascript'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</script></div>

    “多谢小郎……村长。”

    里长接过馒头,道了声谢。

    朱正则看了看手中的馒头,起身就跑。

    这突如其来的一幕,让众人不由一愣,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很快,朱正则又回来,气喘吁吁的坐下。

    韩桢忍不住问道:“你跑甚么?”

    朱正则照例愣了几秒,这才喘着粗气答道:“村长见谅,只因家中老母尚未果腹,俺不忍老母挨饿,急切了些。”

    倒是个纯孝之人。

    “吃罢。”

    又递给他一个馒头,韩桢转头问道:“家人俱都接过来了?”

    “接过来了。”

    猴子和小虫二人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可有县城方面的消息?”

    听到韩桢这么问,一旁的里长不由竖起耳朵。

    马三狗得意的笑道:“县衙那帮贼鸟厮被吓破了胆,听小虫村里人说,咱们走后城门便一直关着。方才回来的路上,俺特意去瞅了一眼,这会儿还没开呢。”

    韩桢不由点点头,看来和自己预料的相差无几。

    之所以会如此,究其缘由是县城守备空虚。

    北宋是典型的强干弱枝,县城不驻军,仅有的防备力量便是几个衙役以及从乡间招募的弓手。

    就那十来个弓手,顶什么用?

    战力还不如豪绅大户家中的护院。

    不难怪宋江只靠着手下三十六名贼寇,便能纵横三州十县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遇上张叔夜这个硬茬,说不定还能逍遥一段日子。

    而且,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,县城里也不会太平,怕是有一番明争暗斗,没人有精力关注这个偏僻的小村子。

    “韩二哥,你且歇着,俺们帮你量田。”

    谷菘说着便要去拿地上的步弓,却被韩桢喊住:“不用,我另有任务交予你们。”

    “甚么任务?”

    几人顿时双眼一亮。

    韩桢朝他们招招手,正色道:“你等去山上,仔细探查山中地形,回来告知于我。”

    这是为了以防万一,若是官兵打来,小王村守不住了,他们退进山中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。

    “好!”

    见他神色严肃,马三狗等人不敢怠慢,纷纷点头应下。

    韩桢又叮嘱道:“你们小心些,碰到野兽莫要逞强。若是遇见逃户,可以告知他们小王村的情形,只要逃户肯下山,便许诺给两亩旱田种,还给五斗米粮。”

    两亩荒田,五斗米粮,这就是韩桢吸引逃户的手段。

    村里的荒田有数,总有分完的一天,不过真到了那个时候,已经不需要这些手段了,山中逃户会自发下山投奔。

    “韩二哥,俺们去了。”

    五人带上朴刀,直奔山上去了。

    里长咀嚼着馒头,若有所思道:“村长想收拢山中逃户?”

    “没错!”

    韩桢笑着说:“里长可告知村民,若是能拉来一户逃户,可寻我领一贯赏钱。如逃户是铁匠或读书人,赏钱翻倍!”

    光靠马三狗他们,拉不来几个逃户,还是得发动群众的力量。

    而且他们是外来户,任由马三狗他们说的天花乱坠,逃户们估计也不大信,只当是想骗他们下山,抓去官府领赏钱。

    但由小王村的村民们去劝说,效果就截然不同了。

    “果真?”

    里长蹭一下站起身。

    一户逃户一贯钱,铁匠和读书人翻倍,这钱等于白送。

    谁家不认识几个山中逃户?

    要知道,逃户在山里的日子不好过,而且许多必需品山中并没有。

    总需要吃盐吧?

    开垦荒田,也需要农具吧?

    这些山中都没有,只能找相熟的村民换。

    韩桢点头道:“果真!”

    得到肯定的回复,里长兴奋的手都在抖,若不是还需要丈量田地,估计这会儿已经去山上了。